李雪松: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功能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54 次 更新时间:2024-05-15 21:31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李雪松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创新活动在区域层面集聚的高地,是创新能级最高的平台,具有科技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生态先进的特征,应当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不同层级科创中心中能级最高的一类,凭借科技领先、产业集聚等综合优势,在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发挥引导创新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2023年,“上海—苏州集群”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上升至全球第5位。站在新起点,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当强化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功能,努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形成基本框架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由此,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进一步拓展为“五个中心”。10年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已经形成,科技实力和创新效能大幅提升。

第一,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原始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10年来,上海基础研究投入规模和强度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达180.59亿元。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不含港澳台)的比重为26.2%,产出了体细胞克隆猴、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世界前沿的科学成果。

10年来,上海深化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改革基础研究组织实施机制,强化“选人而非选项目”,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整体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张江科学城由“园”向“城”转变。

同时,积极推进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2021年起,上海市科委与企业联合设立“探索者计划”项目,支持高水平研究团队50余家,有力拓宽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链接通道。

第二,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截至2023年,上海共有3家国家实验室、3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84家市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和运行,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发展,对强化国家科研机构原始创新能力和完成重大任务攻关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成效显著。上海有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由企业牵头和承建,元宇宙、区块链、高温超导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启动实施。

第三,产业创新能级大幅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

上海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梯度培育的科技企业集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第四,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稳步建设,国际创新网络加速拓展。

上海积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政策实施、联合攻关、载体培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快实现跨区域协同。截至2023年,长三角拥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机构3188家,服务项目1.57万余项,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5万台(套),吸引科技人才超20万人。

同时,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以及科技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不断巩固拓展,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39家,吸引561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沪。

具有引领优势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创新活动在区域层面集聚的高地,是创新能级最高的平台,具有科技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活跃、创新生态先进的特征,应当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

基于功能维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分解为原始创新策源高地、创新经济集聚高地和创新生态培育高地。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用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生态培育等方面的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源泉,壮大新质生产力载体,构建新质生产力系统。

一是发挥原始创新策源高地功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随着创新活动的纵深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将进一步带动全球资金、技术、人才和数据等要素加速集聚。

近年来,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硅光、脑机接口和通用大模型体系等一系列原创成果,在脑科学、量子科技、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这表明上海在前沿科学发展、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共性技术突破上有了一定的引领优势,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二是发挥创新经济集聚高地功能。

产业升级转型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等特征,是引领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支撑,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上海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领域,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未来产业方面,上海提出未来技术“筑基计划”、未来布局“领跑计划”、未来伙伴“携手计划”、未来场景“开源计划”、未来人才“雁阵计划”、未来生态“雨林计划”等六大计划,加速引爆未来产业发展。

三是发挥创新生态培育高地功能。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对内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外辐射并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方向,并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建设,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文化与开放合作模式,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开放创新生态高地,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力系统。

向“强功能”跃升

站在新起点,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把提升整体效能作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强化科技策源功能,推动从“建框架”向“强功能”的跃升。

比如,推进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

对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三类基础研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科学界定、实施分类布局,开展分类统计和管理工作试点;对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等主体所从事的不同类别的基础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强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的价值驱动与战略牵引作用,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

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等战略领域和重大方向强化目标导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集聚优势资源、打破学科边界,发挥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鼓励自由探索,发挥“基础研究特区”制度优势,在项目选题、项目组织、经费使用、成果评价等环节大胆探索新方法新举措。

又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一是发挥国有企业创新策源地作用,用好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优势,把握外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完善科技型企业梯度化培育体系,优化企业创新成长环境;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需求引导、技术突破和产业引领作用。

二是加快塑造创新平台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等方面的优势,集聚整合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以及创新资源共享服务。

三是推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和国际金融“双中心”协同发展,探索建设“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示范区,强化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再如,打造内外双向开放创新生态,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一方面,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更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构建跨学科、跨区域乃至跨国家的协同创新资源网络。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可重点探索团队管理、资金支持、项目运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另一方面,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人类共性问题加强国际科学合作和联合研发。可依托上海国际化资源富集的优势,积极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面向全球吸纳高端科学人才,提升国际科学合作水平。

    进入专题: 新质生产力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45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解放日报》2024年5月14日 第10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