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 冯泓铭: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07 次 更新时间:2024-05-01 23:54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逄锦聚   冯泓铭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实践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重大挑战,需要长期不懈的奋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要靠高质量发展,二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共同富裕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长期不懈地团结带领人民为共同富裕而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共同富裕作出全面擘画、系统设计,全党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新的共识,在实践中迈开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面临着一些重大课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取得的重大进展和面临的新课题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新的共识

首先,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认为未来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这里说的“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从根本上说就是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其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矢志不渝地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在几代共产党人接续探索、奋斗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再次,进一步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进行了科学界定。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富裕,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差别、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原因,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差别、有一定差距是必然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存在差别,而在于要在坚持机会公平、规则合理的前提下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部分个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也具有必然性。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而在于如何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带动后富的地区和个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最后,明确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方略和措施。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分配体制机制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因此,实现共同富裕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共同富裕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约1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18%,持续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8.9万元人民币(约1.27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之比2013年为1.70∶1,到2022年缩小为1.6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13年为2.81∶1,2022年为2.45∶1,2022年比2013年缩小0.36。居民收入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2022年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月收入为716.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的10.48倍,比2016年的10.71缩小0.23。

此外,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成长较快。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多人,总量规模较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程度也有所提升。

(三)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新课题

虽然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首先,经济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大,共同富裕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地区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在经济发展面临内外困难和挑战增大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2%实属不易,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求经济总量必须进一步增大。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保持国民经济稳中求进、以稳促进、以进促稳,仍然是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的硬任务。地区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距离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其次,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需进一步扩大、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以14亿多人口的基数计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不到30%,传统的收入分配“金字塔”型结构尚未改变,所希望的收入分配“橄榄型”结构尚未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内部较大一部分也是刚迈过中等收入标准下限的群体,其就业稳定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此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农村人口尚未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因此,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中等收入群体结构,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必要且紧迫的。

再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短期和长期双重效应,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如何进一步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如何着力解决服务水平差异较大问题等。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机制、高效供给和均衡布局等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最后,社会财富积累机制需进一步规范,财富分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如何从实际出发,避免财富积累过程中的过度分化现象,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富分配体制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提低扩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并强化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如何进一步健全社会慈善、志愿捐赠等第三次分配机制,如何进一步健全“三次分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财富分配体制机制,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关键

习近平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为基础的是要靠发展。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科学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指导。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能够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关键性、颠覆性技术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协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绿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向绿色转型;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运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水平和效率,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共享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特别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一是全民共享,使得高质量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各得其所,而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现代化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同富裕是目的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且要促进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劳动者与生产要素优化结合,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增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特别要使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阵地,加快培育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提升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

第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同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的变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口数量优势可能有所下降,但人口质量优势将会增强,关键在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布局,打造科技创新高水平支撑平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习近平强调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科技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统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不断完善产业基础再造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型基础设施对基础再造工程的支撑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提升战略性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

第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科技赋能,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加强乡村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着力推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优势互补、功能相济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同时,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加快地区间要素有序高效流动,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

三、全面深化改革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证。改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通过改革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维度的完善和发展,强调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被破除,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一系列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做到:

第一,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须统筹协调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发挥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须充分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和享有国家支持发展政策的权利,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健全专项服务体系,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总之,要统筹协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第二,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习近平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相协调的收入分配体系,一是不断优化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统筹劳动、土地、资本、数据和管理等要素所有者在初次分配中的利益关系,深入推动劳动、数据和管理等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按各自所创造的价值比例和贡献大小取得相应报酬,建立健全劳动收入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进的机制,保障劳动者或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自身劳动、技术、专利等获得相应回报,确保广大劳动群众在充分就业中实现增收致富。二是深入优化再分配制度,在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遗产税、巨额财产税等财产税调节体系,进一步调节高收入群体收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严格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同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三是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增强对社会慈善事业的积极引导,科学合理地对社会慈善参与人员或群体进行税收奖励和精神鼓励,使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内化为广大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第三,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对效率提高的激励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合理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同时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高质量市场基础设施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持续深入把握资本规律,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作用。健全劳动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进的机制,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或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自身劳动、技术、专利等获得相应的回报,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促进劳资双方结成发展和利益共同体,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促进广大劳动者合理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第四,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发展的平衡性,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将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平衡发展中拓宽共同富裕的实现空间和领域。更加注重城乡、阶层、区域、行业之间的发展差距,特别是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有效推动经济发展“脱虚向实”,推动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大中小微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态势。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提升发展的包容性,保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尤其要在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第五,完善宏观领域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加强科学宏观政策调节,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优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和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等,优化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注重优化行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第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须利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丰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增强人民群众的优秀文化体验感。同时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品味和服务,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资源差异,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刻把握人文与经济的融合互动关系,努力探索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以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共同富裕的精神支撑。

 

逄锦聚,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讲席教授;

冯泓铭,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发:《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4年第2期,注释从略。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1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